调查|从能说会道到妙笔生花,孩子提升语文素(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数字浪潮冲击带来语言生态的改变。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沟通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以往的语言文化生态。《2020年全国未
数字浪潮冲击带来语言生态的改变。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沟通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以往的语言文化生态。《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4.9%;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这一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
那么,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国中小学生表现出的语文素养如何?他们的语言使用有哪些特点,又存在何种问题?未来该如何更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每年的高考语文,都俨然是一场全民聚焦的综合素养大考。“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学习今说”……2022年的高考作文题,更是让不少中文学者、专业作家也感慨写作难度之大。
语文素养是最根本、最平常也最见功力的基本能力。这种内化于心的综合能力离不开经年累月的阅读与实践,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熏陶与培育,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速成。调研组深切感受到,语言使用与语文素养对立德树人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核心素养在更新教育理念、重组知识认知、关涉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
甘肃兰州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学校教研员设计考试题目时为了“难度提升”“考出水平”,一张总分100的小学中高学段语文试卷,作文占40分,阅读占30到40分,留给最基础字词句的部分不到1/3。
调研发现,小学四五年级以上的很多学生有QQ号或微信号,部分电话手表也有聊天、社交功能。中小学生在聊天中熟练使用斗图、颜文字、表情包等,在联机游戏中模仿其他孩子的网络化表达。“我们班很多同学词汇极度匮乏,只会用一些游戏里的网络用语,上课发言也这么说。”辽宁大连的初一学生张华(化名)说。
调研发现,一些学校从校级层面将语言运用综合训练与读书节、戏剧节、朗诵比赛等活动充分结合,力求践行语言综合实践的培养理念。但更多学校则由各个语文老师负责统筹,有的老师通过主题班会、兴趣小组、公众号、短视频展示等形式,把教材中的语言运用、语言实践部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的老师受限于课时数量、教学任务,一个学期重点开展一次语言运用综合训练活动,其他则自学;还有一些老师对此表示很难协调,干脆放弃,“反正也不考,即便考也是占一点分数,比不过其他知识的分数占比”。
汉字书写训练不足。调研中,针对“你觉得汉字难不难”这一问题,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回答基本一致:“汉字不算难,就是自己写得一般。”他们明白要写好就得慢慢写,“但是要写的东西多了,一写快就飞起来了”。
喜忧参半
文章来源:《民族语文》 网址: http://www.mzywzz.cn/zonghexinwen/2022/070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