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杨圣敏:建设现代国家,中国为何没选择(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资料图: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油湖畲族村。肖远泮 摄 中国一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过程与欧洲完全不同,这是由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主

中国一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过程与欧洲完全不同,这是由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裂时期,但自秦统一六国后的2000多年里,没有出现中世纪欧洲那样分裂成无数碎片式的地方政权,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统一于一个中央政权。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延续,民族文化一直未中断,不需要重新构建民族和民族文化。各民族既有个性特点,又有共性。因此,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始终是一体的,不需要通过民族同化政策来维持国家凝聚力。直到清朝末年,中国一直保持着集中统一的政府、统一的市场,从来没有形成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的宗教。
因此,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无需像欧洲那样以单一民族为旗号来反封建割据、宗教势力和建立统一政权。与西方不同,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之路是建设多元一体国家。

哪条道路更有生命力?
在欧洲历史上,建设民族国家是一项具有进步意义的实践,但却不是建设现代国家的普世真理。18世纪以后,这条道路就已开始走向反动。
西方国家在内政上实施同化政策,在国际关系上主张森林法则、零和博弈、弱肉强食、霸权主义,造成无数惨烈的民族冲突,至今没有止息。
在建设现代国家的道路上,中国与西方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国内,中国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团结进步;在国际上,中国反对民族中心主义、霸权主义,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各民族互利共赢。
今天,两条不同的道路哪个更有生命力,更适合人类多元社会?中国各民族日益团结的局面让我们看清答案。(完)
杨圣敏,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国民族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民族史和民族学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西北和中亚民族,其被收入哈佛大学编辑的世界学者名录之中亚研究学者名录,在国际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民族历史与社会问题的应用研究方面成果较多,多项有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边疆地区稳定的研究报告受到政府重视。
文章来源:《民族语文》 网址: http://www.mzywzz.cn/zonghexinwen/2022/0425/759.html